找到相关内容136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茶禅一味 悟道如水

    心品,用心品饮,品出种种感触,种种境界,而获种种心得,而成种种文字。然以上种种终称不上道。  偶一日,一位和尚来买茶,茶人见和尚面目慈祥,举止端庄,遂与之闲聊。不料两人性情相和,话语投机,竟视如知己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51663299.html
  • 论玄奘的唯识学境界

    凡位而本有的无漏智种,断彼障而起现,达到大觉位,证得觉智双俱的大菩提,进入四智相应心品的理想境界。这种四智心品的理想境界,又包括以下四个方面:一是大圆镜智相应心品。是说第八识中的有净种子起现,犹如金刚...识舍染得净,却与此智相应。三是妙观察智相应心品。神用无方,称之为妙。善观诸法自相、共相,无碍而转,名为观察,此智起时,第六意识即已舍染得净,与此智相应。四是成所作智相应心品。所谓成所作智,即是成就本愿力...

    田文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2569538.html
  • 西藏佛教的宁玛派

    ”则说慧胜直传释迦生)。  释迦生又曾从伦勤帕巴受学,为努佛智再传弟子。他亲近了许多善知识:从却陇仰智生受学幻变和心品教授,从杰释迦胜(lce sakya mchog)受学甘露教授,从宁拏自在称(...依止杰敦贾拏学法,得大成就。甘露十三岁起,就从舅父学大圆满法。十六岁时,舅父死后,即往吉喀拉康(skyil-mkhar lha-khan)亲近功德总持,学习,心品各种教授,依止十四年。此后广弘教法,声名...

    法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5555114.html
  • 智周《大乘入道次第》初探(下)

    涅槃明其三事。  2.辨菩提:a.明菩提相应心品:大圆镜智相应心品、平等性智相应心品、妙观察智相应心品、成所作智相应心品。b.身相摄:a.身:法身、受用身、变化身。b.相摄──三身五法相摄。  结 语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2968585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三)

    )释发心体──最初发心五种相  1.总说  发菩提心者,《瑜伽》〈发心品〉云:略有五种:一、自性;二、行相;三、所缘;四、功德;五、最胜。  关于“发菩提心”,根据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三十五〈发心品第二〉...。  以下将说明发心的因缘。  (二)明发心因缘  关于发心的因缘,可分为内在因素与外缘条件。这样的分法,在诸经论中最具代表性的,应是《劝发菩提心集》所引用的《瑜伽师地论》〈发心品〉。其中所谓四因、四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068455.html
  • 普陀山赏联

    我从部队转业到了观音道场所在地的普陀山管理局工作,一干就二十多年。在这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氛围之中,最令我深情难舍的是那满山寺庵与景物相映的对联,我每次陪客人游览寺庵与景点时见到的名联,都要默读心品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3853518.html
  • 普巴杵简介

    心品”。掌握此杵,则等于是安住於佛之金刚智德了。   “金刚杵”的种类,有“宝杵”、“塔杵”、“金刚杵”、“鬼面杵”、“云形杵”……等许多品类。“杵”的用法,大致有如下多种:(一)成就事物,用五股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23858668.html
  • 断智证德 清凉和谐——立断烦恼 顿超菩提

    休息》发菩提心品“利他胜过于自利,故当主要行利他,此乃菩萨之学处,若成利他可开许。身语不善实为善,意三永无开许时,佛说求自寂乐善。亦成菩萨之堕罪,若他有利行不善,亦为善法当学之。”戒相只是方便,实相法义...

    释光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1459212.html
  • 菩提与菩提心

    变化。  (二)虽未见神变,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。  (三)虽不闻法,但自见法灭之相,故护持正法。  (四)不见法灭之相,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扰,而难得发心。  另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发心品载有四缘:  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4460687.html
  • 大日经住心品讲

    发马九  问,毗卢遮那如来以偈答之。复说“八心”、“六  十心”、“百六十心”、“三劫”、“十地”、“六无  畏”、“十缘生句”等,总明真言之教相,所谓众生  自《心品》,即是一切智智也。  《入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65686952.html